今年以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高水平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凝神聚力,开拓创新,全力打造智造德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创新驱动、充满潜力,改革开放、充满了许多活力的“三大高地”,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成效显著。
通过改革,全区内设机构缩减62.5%,领导班子职数核减40%,管委会人员精简52%,专业招商人员增加32%,无震荡分流安置102人,在11月12日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视频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的永恒主题,不久前,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并且开展了“撸腕实干,筑梦德州”长江商学院鲁皖企业家投资考察活动,一批新的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洽谈。这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格外的重视招商引资、亲自部署推动的结果,也展示了开发区服务重点项目的温度、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
今年以来开发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一号工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医养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发挥专业招商部门、国有企业、企业家“三支队伍”作用,用好长江商学院、湖畔大学、小米谷仓创业学院“三大平台”资源,搭建京鲁数谷、中元科学技术创新创业园、国家北方应急(医疗)救援综合示范区、应用技术研究院、绿地创新谷“五大载体”,组织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招商活动8次,采取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各种方式方法,沪江建筑、英望科技、宇航派蒙、玉华科技、中化集团先进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小麦铺食品加工园等19个项目成功签约,合同投资额158亿元;国家北方应急(医疗)救援综合示范区、中机寰宇、氢璞创能等31个项目新开工建设,总投资141.96亿元,到位资金35.44亿元;万众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华创融盛、国药洁诺等39个重点续建项目快速推进,到位资金47.57亿元;有研半导体、盛邦复合材料、美健医疗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到位资金45.4亿元;格力、深兰科技、星辉数控等45个项目积极洽谈,意向投资额212亿元;储备总投资382.2亿元的5G+核心配套产品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53个,形成了“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重点项目滚动发展格局。
近年来,开发区把医疗应急、医疗服务、体育健身、健康农副产品等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培植医养健康产业,奥来应急、国药洁诺、博德生物、美健医疗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德药制药、利尔康、德润新材料等一批骨干企业不断膨胀壮大,力争到2022年,产业规模达到110亿元,到2025年达到200亿元。
国家北方应急(医疗)救援综合示范区项目是开发区培植医养健康产业、打造“活力德州·智造名城”的具体举措,也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模式的一项成果。该区抢抓“后疫情”时期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风口机遇,依托新组建的区属一级国企——德州园区开发投资公司策划实施项目,总投资65亿元,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52亿元专项债券支持,已与建设银行、浙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意向,计划成立100亿元应急(医疗)救援产业引导基金,可撬动社会资本210亿元。
项目总体规划布局为“一个研究院、三个基地、四个中心”,即应急(医疗)救援产业技术研究院,应急(医疗)救援产业装备生产基地、应急产品链生产基地、应急培训基地,应急数据中心、区域救援服务中心、应急装备检测认证中心、应急产业会展中心。其中,示范区一期应急产业聚集加速器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目前已有12家企业排队入园,其中3家已入区开展业务,明年主体完工,投入运营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1亿元,利税1.1亿元,解决就业1000余人;二期、三期项目也正在积极谋划筹备。
三东筑工年产30万方装配式房屋工厂建设项目,是东海集团依靠组建技术团队实现建筑房地产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典范。集团通过与山东大学建立人才、技术“产学研”深入合作模式,成立了博士后创新基地和新型建筑产业融合研究中心,购置先进装配式建筑设备,产品相比传统现浇建筑具有缩短施工周期、降低能耗、节约世界资源等优势。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出售的收益13.5亿元、利税2.1亿元。
该区域内还有三英建筑工业化集成设备及产品中试生产基地、沪江建筑智能装配基地、德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三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全部投产后,德州将在装配式建筑产业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这是开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要求,紧密对接全省“十强”产业和全市“541”产业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按照产业链招引项目的生动实践。
省级以上开发区是重要经济增长极,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事关全市高水平发展的成色。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树立开放发展新理念,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融入全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重大战略,鼓励更多外资参与交通、市政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医养、教育、金融等领域开放,优先保障外资工业项目用地需求。以对德州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当好“特战队”,按下改革“快进键”。
株丕特巴赫复合材料项目,由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舱罩制造商——丹麦株丕特巴赫公司投资429.5万美元实施,引进机器人手臂喷涂、自动注胶机等先进设备,年可生产10000套机舱罩、导流罩,实现出售的收益2.5亿元,利税4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由于原厂房空间受限,不足以满足订单增长、设备升级需要,丹麦株丕特巴赫公司一度考虑搬离开发区。为帮企业解决难题,开发区外商服务大使第一时间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成立工作专班,加快环评、立项等手续审批速度,仅用半年时间,为企业量身定做的高标准厂房就建设完成,不仅打消了企业搬离念头,还顺利增资220万美元,将外地一条生产线搬到了新工厂,并计划明年逐步扩大投资,深化与开发区的合作。
从外资外贸看,该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1—10月,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150家,预计实现进出口额68.6亿元,居全市首位,同比增长7.5%;实际使用外资848万美元,同比增长290.8%。
“千载难逢的叠加机遇是开发区打造“三大高地”的强大能量。今年以来,我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德州新型工业化强市等重大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焦突破经济发展、双招双引、科学技术创新、改革开放四大主责主业,推动经济社会步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快车道。”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震秀说。